当刘锦堂宝剑出鞘,而对面如同狗熊一般的尼古拉那维奇惶惶惊恐的那一刻,夏志新甚至有一种少年袁本初在董卓面前拔剑,高呼“吾剑未尝不利”的既视感。
这个例子虽然不太对劲,但如此少年英雄,难怪楚王爱之尤甚啊!
刘锦堂亮剑的意思很明确,已经在大明手上的东西,不要拿来谈,任何大明嘴里的肉,都不是谈判的筹码。
当然,刘锦堂走的是大炮公理的路线,得出叶尼塞为华夏故土的结论。
但哪怕走文化路线,说叶尼塞是大明故土同样也是一点问题没有。
先不说蒙元那边的法统,单说叶尼塞地区的所使用的叶尼塞语,在语言学上就被认为是北美印第安语与汉语中间支。
殷人乃华夏遗脉,殷土乃华夏古有领土,这是大明立国的根基之一,统治北殷的法理依据,也是大明版本的政治正确,不容怀疑。
想要将这一点在学术上彻底形成逻辑闭环,叶尼塞语这种兼具华夏语言与印第安语特点的中间态语言,自然是最好的证据。
通过研究叶尼塞语,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华夏与殷人必定有着共同祖先的结论。
至于那个祖先到底是谁,那就可发挥的空间就大得去了了。
所以对于这快地方,身为学术型官僚的夏志新也是志在必得的。
此时,双方剑拔弩张,空气中似乎也有火星正在爆发。
仿佛一个不慎,一场谈判就要演化为一场火并。
好在这时候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伊丽莎白女王当起了和事佬,出言援场。
“尊敬的客人们,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大家享用过后再谈吧!”
明俄双方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刀剑入鞘,各自冷哼一声,表示给女主人一个面子。
匈牙利厨子的水平还算不错,勉强没有堕了诸夏远房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