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秘密抵达河南的陆四于汝州南部的鲁阳关召开荆襄作战会议。
与会的除了河南巡抚袁宗第、布政使袁有龙,驻河南战区的第十军提督党守素、军法官麻三、镇帅谢金生、杨祥、董学礼、任继荣、曹彦虎等高级将领外,另有随皇帝一同南下的第二军提督刘体纯,第三军提督贺珍、第五军提督徐和尚三位获封国公的重臣。
枢密院随行的是右使李定国,兵政府随行的是侍郎贾汉复。
刘体纯、袁宗第、高一功三人皆为李自成时大将,归顺陆四后各自为军提督,领所部不管是对满攻击还是平定张献忠的大西,都立下赫赫功劳,因此皆获封国公。
第五军提督徐和尚乃是从龙之臣,又是老淮军的重臣,获封国公也是理所当然。只贺珍这个国公看起来有些名不副实,其在重新降顺之后只参加了东征讨满,并未参加对西战事,因而在军功这一块相较其他几位国公明显逊色许多。
贺珍在政务院初定封爵时,考虑其是一军提督,便初拟授予侯爵,然而即便只是个侯爵,也有不少人对贺珍这个侯爷不满。
贺珍本人也觉得自家并无多少军功,前番还曾袭击过友军西路军,造成上万西路军将士伤亡,也因为他的叛变导致圣武天王李自成在陕西无法立足,因此内心对这个侯爵也是极为惶恐,上书表示自己功劳有限,能为大顺效力重新恢复中华已然心慰,绝不敢自居有功,故自请让侯。
主持封爵事务的左辅顾君恩和右弼宋义忠商量了一下,结合贺珍的历史表现,均同意降贺珍为伯爵。
宫中的陆四在看过政务院递交的贺珍降爵书上却大笔一挥,写道:“贺有功,侯晋公。”
顾、宋二位宰辅不明贺珍何来大功,以至于不降反晋。
“当年贺珍若不归我,西路军十万将士焉能回返大顺?朕又如何能挥师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