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一的奏报,又以此激起了朝中的动**。
很明显,这一次张静一的奏报更加明确,并且认为海上敌人的规模,必然巨大。
绝不只是人们中想象中的海寇这样简单。
这是一支精良的军队,武装到了牙齿。
一时之间,朝中倒是开始起了争议。
次日的廷议,议的就是此事。
天启皇帝没有到场。
主持廷议的乃是黄立极。
黄立极倒是痛快,今日议的就是锦衣卫的奏报。
奏报内阁和六部已经传阅过了,所以直接进入正题。
先是黄立极道:“近十万军马,浩浩****,杀奔而来,若果如此,那么这佛郎机之贼,便为倭寇百倍,诸公……此时心里只怕都在嘀咕,觉得是否有夸大其词之嫌,可一旦这奏报成真,这沿岸军马百姓,势必生灵涂炭,我等为臣,理当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正因如此,所以今日不论其他,只问贼寇来袭之事,朝廷该立即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章程,作应对之策。”
说着,黄立极坐下。
孙承宗性子比较急:“黄公所言甚是,此事非同小可。当初倭寇袭边,我沿岸百姓便损失惨重,自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诸省,俱为我大明丰腴之地,更是国家赋税所在,一旦有失,则便是我等尸位素餐了。”
他说罢,众臣已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道:“那么孙公有何策?”
孙承宗想了想:“老夫的办法倒是很简单,朝廷理应派钦差至沿岸数省,设督师,总揽水陆军马,如此,方才好协调水师和陆军。只有职权统一了,才可便宜行事。”
这其实倒也是大明的常例了。
最初的时候,哪一个地方出了事,朝廷往往派总兵去都督该省的军事,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单凭总兵是没有办法解决大问题的,因为总兵只是一个武官,调动不了任何一个文臣,单纯的负责军事,也调不动本地的官员进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