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洲战事逐渐扩大成为寰球之战的时候,战争相对于原本历史要来得更加激烈和突然,战场也及欧洲、北美、印度和海上,其中欧洲是陆战的主战场,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国同普鲁士交战,而在北美、印度以及海上,则主要是英法之战爆发大战。
西历1756年11月5日,足以影响战局走向的洛伊滕之战爆发,腓特烈二世在罗斯巴赫击溃法奥联军后,亲自率领军队赶往帕赫维茨,以奇袭突然占领奥军在纽马克的补给中心,并且在12月5日时率领三万三千普军,同奥军卡尔亲王和道恩元帅的六万六千人展开了决战。
在该战当中,腓特烈二世根据来自东方大楚军事参谋团的建议,通过斜线战术和训练有素的兵种协同,同时利用奥军的战术错误以及轻敌情绪,造成奥军战线过长和兵力过于分散的缺点,对奥军造成沉重打击,再次大败奥军,取得了歼敌2.2万人的战绩。
与此同时,东俄也对西俄展开了进攻,战线一度突入到了莫斯科的外围,使得西俄只能竭尽全力地东俄展开防守作战,无暇再对普军展开进攻,局势开始逐渐对普鲁士有利。
到了西历1757年时期,英军对印度孟加拉展开了进攻,并在印度洋取得了海战的胜利,开始逐渐掌控在印度的主动权,而法国因深陷欧洲战场,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争夺中连遭失败,此时的大楚却一直保持着静默的态度。
当大战来到了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1759年,九万俄奥联军终于展开了联合行动,会师奥得河地区,尔后向普鲁士腹地进攻,与腓特烈率领的五万普军在法兰克福附近库讷斯多夫展开会战,结果此战并没有让普鲁士获胜,双方各自损失了两万多人。
与此同时,英军在汉诺威的明登击败了法军,而美洲的英军则对法属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区和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达展开了进攻,大战逐渐进入了焦灼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