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挂在正上方,日.头越来越毒,照得人头脑发昏。
店里已经过了最忙的时候,工人上班、学生上课,街上只有稀稀疏疏几个人在闲逛,经过了就随意看一眼,没有进来吃的打算。
不过,这种现象很正常。
这些年的风格就是能省则省,如果不是必要,现在的人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回家吃,他们觉得在外面吃贵,回家随便吃个饼、红薯对付一下就行,只要能填饱肚子,好不好吃不重要。
从来他们店里吃早点的情况就能看出来,来的大部分都是工人,而且是那些工资高、情况好的人才来吃,很少有衣着陈旧、面色蜡黄的人会进来。
要不说地理位置重要。就拿舒语他们这个店来说,如果不是靠近机械厂,附近有学校,还有工厂住宅区生意能这么好吗?不说其他,单单机械厂就有三四千人,这些人就够他们赚的了。
反正也没什么事做,舒语就把店里打扫一下,把碗归拢起来,准备端到水井那边去清洗干净,舒父也帮着收拾碗筷。
“爸,你坐下休息,这点事情交给我。”
舒父跟别人换班,特意过来帮忙。
幸好他过来了,要不然他们今天真是忙的够呛。舒语两人都是新手,事情看着不多,但是不熟悉,容易忙昏头,舒父跟着忙了一个上午。
舒父一边拖地一边说:“不累,这才多少活儿?”一只手撑着拖把一手叉腰站在边上歇气:“以前修河道端泥沙比这个累多了,那时候要干一天,还不能请假,这点小事算什么?”
舒父经历过最艰难的那几年,农民靠天靠地吃饭,最怕的是灾荒年,粮食没收成,就要饿肚子。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乡里、县里、村里农闲的时候到处组织人去开荒,疏通河道、修水库,扩大耕种面积。
这些都是硬性任务,任务下发到公社,公社安排到大队,大队组织队员们完成任务,每一家都必须有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