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中旬,莫斯科进入了一年中相对温暖宜人的时期,东欧各国的领导人纷纷响应联共的邀请,派出了自家的代表团接连来到这座苏联首都城市。他们汇聚到这里,主要是讨论由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几个月之前共同讨论而得出的“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组织”的设想,这将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一次巨大变革,各国都十分重视本次的莫斯科会议。
周总理和中国代表团乘坐的列车经过几天时间的旅程后,在会议开始前四天抵达了莫斯科的火车站,他们受到了联共方面的热烈欢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亲自到站迎接。
“周恩来同志,欢迎你们。”
“好久不见。”
两位外交部长亲切地打了招呼,随行的苏联干部们和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中也多有熟人,欢迎仪式很快热闹起来。
此时是凌晨,太阳还未升起,为了不影响到车站在白天的运作,双方人员简短地寒暄后便坐上苏联提供的汽车,开往为各国代表团准备好的休息地点。
一路上,周总理发现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和他上一次来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区别,沿途路边的建筑和宣传栏上都有表达中苏友好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偶尔听到的广播中还有一些从中国搞到的音乐。街边的一些行人穿着新潮的中国产服装,马路上也开过几辆之前作为礼物送给苏联的国产汽车。联共用了极高的礼遇对待中国代表团,要知道周总理和主席上次来的时候苏联方面虽然也搞了欢迎,但态度是不冷不热的。
中苏友好同盟协定的效果立竿见影,苏联接受了中国的好意,自然要好好地表现才行。
虽然本次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但是大多数人都看得出来这场莫斯科会议的主角将是中国,会议中将要讨论的重点话题,无论是如何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还是如何改变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结构,新中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