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数天时间的莫斯科会议终于在6月下旬迎来了尾声,在这场会议期间,社会主义诸国将过去那些被压制住的问题摆到明面上讲,解决矛盾与分歧的同时,也讨论了有关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组织的架构。周总理参会期间接受了各国代表的求见,他们多多少少都已经知道一些有关辽宁省的事情,因此大多是来向我党请求一些制度改革的建议和经济建设上的援助。
除了这些主要议题以外,随各国代表而来的商贸谈判人员也趁着这个各国齐聚的机会敲定了不少经贸合作,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中国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物流运输事项。由于东欧各国的海上货运能力薄弱,而且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安全难以保证,未来短时间内中国和苏东国家的物资交流必须通过铁路和航空两大运输方式。苏联有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可以直通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而中国和其他东欧国家之间的物资交流就必须以苏联为中转站,这就让东欧各国想从中国订购物资的时候不得不通过苏联提交订单。
这一麻烦在各国代表讨论之后得到了解决,中国与东欧各国之间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外交联系,之后各国之间的交流将不需要通过苏联间接进行了,这也是联共对东欧各国执政党放权的表现。
经过各国代表的讨论之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组织的架构也初步成型,我党提出这一永久国际合作组织的基础是建立在原历史的上海合作组织之上,因此组织架构基本和上合组织相同。除了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和部门长官的常设会议之外,还有常设秘书处、常驻联络员以及各党的党组织联络办公室。
出任“社合组织”秘书处首任处长的人选由各国分别提出候选人,最终被选定为来自我国外交部的一为名叫何琏的干部。各国代表在莫斯科会议的最后,共同签订了成立社合组织的协议书,宣告了这一大型国际合作组织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