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庶宁给自己的学生,每人买了一双布鞋。
没错,从家乡出来,他们之中,还有不少人穿的是草鞋。
而就是穿着草鞋的娃,通过了济民学堂的考试,进入大明的顶级学府。
一双新鞋,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有那么几个孩子,把鞋接在手里,却舍不得换上。
他们偷偷藏起来,想要带回家中,拿给弟弟妹妹,或者交给他们的父母,毕竟在他们那里,有人辛苦了大半辈子,一直是赤着双脚,行走在山间田地,用尽所有的力量,艰难生存。
要不是大明推行了均田,给了他们土地,又给他们减免了大部分的税赋,或许永远都不要想着上学读书,更不要想着走出家乡……
“穿上!”
张庶宁出现在了那几个孩子面前,用很严肃语气命令。
他们不明白温和的山长为什么会突然严厉起来,但还是乖乖换上了新鞋,和其他人一样。
“在没有参加考试之前,你们就是路上的旅人,行色匆匆,满身风尘,满脸狼狈,穿着破衣草鞋,只要还能读书就好。而通过考试之后,你们变得不一样了,你们是家乡的希望,是其他学弟学妹的榜样……我不希望你们穿金戴银,但我希望你们穿戴整洁,尊严体面。而且,我们是去应天,去大明的都城,要尊重我们的国都,尊重自己……好好穿着,破了先生再给你们买新的。总之,这是去应天,明白吗?”
几个学生怔了怔,终于用力颔首,他们听得出来,应天,确实有着非比寻常的含义。
他们坐上了大船,张庶宁领着他们,顺江而下,直奔应天而来。
船上欢声笑语,孩子们不停讨论,畅想着应天的场景。
可即便他们的想象力再丰富,依旧被眼前的场景吓到了。
因为就在码头之上,有一个巨大的东西,当空悬着,在这个巨大东西的下面,挂着吊篮,吊篮上面,似乎还有人,手里挥舞着彩色的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