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雍二十二年寒露,天地昏暗了颜色,寒气夹着秋意弥散在京城里。
雨水顺着屋脊而倾,滴落至下方的油纸伞上。帘中水珠连连划过伞面,随即没入石板路里。
引路的小厮先收了伞,回头微低下身,对着眼前女子恭敬道:“君请稍等,小的现在进去通报一声。”说完便慢慢退后。
雨中的女子步至檐下,顺势也收了伞,左手稍提襦裙,轻拂去沾到的水汽。而后,她抬起头,看向牌匾——万灯茗。
“万灯,“她念念出声,须臾便抿唇浅笑,“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是个好名。
未等片刻,一位老嬷嬷步履缓慢却显焦急地走了过来,她先是瞧了女子两眼,然后难掩眸中疑问犹豫之色。
眼前女子看着只有二八年华,眉似远山,下及明眸皓齿,恰如温婉。只这身形纤细,肌凝瑞雪,尤着一身银白素裙,莫名有着一丝病态。
温扶桑看见老嬷嬷身上的暗紫长裙衣,想必是要见之人的贴身服侍。她将伞立好在茶楼外,右手提着的药箱才暴露在昏暗的天色里。
老嬷嬷忙不迭地迎上来。
温扶桑不动声色靠近她几步,听见她开口:“大夫,奴婢帮你。”
温扶桑伸手扶到她倾下的手臂,将药箱稍稍后移,微微一笑道:“无碍。“
老嬷嬷不禁抬头望向女子,婉婉有仪,定是不俗之人。她收回手,不觉焦急之色已被缓和,“大夫,请随我来。”
温扶桑点点头,跟着老嬷嬷进入茶楼。
与外面的凉寒静寂不同,茶楼里暖气氤氲。“要说四月初四那夜,月黑风高,军营顶上的军旗那可是被吹得猎猎作响。”不显高亢却浑厚有力的声音绕着整座茶楼,说书的先生手提折扇,一下没一下地摇着,勾着台下众人的目光。
温扶桑略了一眼。
她自幼在寺庙里长大,庙里喜静。倒也有一人独讲百人听的场景,不过那是集体诵经。底下的人是不能有各种随着自己心意表情的,不似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