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48章 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字体:16+-

朱元璋追击陈友谅溃军,一路势如破竹。

早就猜测陈友谅会攻打应天,这次朱元璋比原本历史中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有条不紊地推进战线。

常遇春献策,拿出自己在衢州和池州的经验,奏请朱元璋在占领的城池都立刻推行井田制。

常遇春在这次陈友谅来犯时又立下很大功劳。

朱元璋先令常遇春辅佐徐达,重兵镇守池州。徐达令常遇春设伏六泉口,自己打开城门出城迎敌,大败陈友谅军;后常遇春在应天龙湾之战中,与冯国胜同率三万精兵鏖战,为龙湾之战首功之一。

若是之前,以常遇春性格,肯定已经杀俘。

元末乱世连年天灾,即使是朱元璋领地也没有多少余粮。

几万战俘若直接编入军队,有反叛的可能;若不编入军队,朱元璋没有那么多粮食养这些人。

不仅元末,在生产力匮乏的封建时代,打仗总会杀俘。

常遇春在对待战俘的时候总是理智到血腥。当他认为无法短时间收服战俘,又养不起的时候,就会果断下令杀俘。

与常遇春性格相反的是徐达。徐达厌恶杀俘,会尽全力安抚俘虏,尽可能从牙缝里挤出粮食给战俘用。

朱元璋对待战俘的态度,和徐达一致。所以他后期派遣常遇春参加比较重大的战役,都会让常遇春给徐达当副手。

不过在这个乱世,从现实利益出发,常遇春更正确。

朱元璋当时几乎是这个乱世唯一不乱杀俘的人。这导致后来战俘们多次反复无常,胡大海父子、叶琛、耿再成等心腹下属接连被背叛的降将所害。

他的仁慈成为当时的一个笑话。

这都是后年才会发生的事。何况就算遇到了多次背叛,朱元璋还是咬紧牙关维持了不乱杀俘虏的命令。

所以在池州之战的时候,朱元璋特意叮嘱徐达盯紧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