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兰提亲的不仅有梓州城里的商户, 也有梓州城下面县城上的庄户人家。
当然这个庄户,不是乡下村子里那种土里刨食的人家,而是坐拥几十上百亩的地主人家。
以王兰的性格, 她未来夫婿一定要挑和气讲理的, 凡是有商有量,才能家和兴旺。
在挑选孙女婿这方面, 初心也是尽量选择家中幼子, 或者是独子,男方的爹娘也得好打交道。
如此一番挑挑选选后,最后定了梓州下面县城一户地主人家。
这家的儿子跟王兰年数相当, 不仅是家中幼子,还读过几年书, 懂得些道理。
虽无功名在身, 但行事进退有度, 性格温吞, 长相也是那种长辈都喜欢的斯文乖巧的样子。
双方抽了个时间, 让孩子们见了一面。
地点就选在城外卧安寺, 初心带着四个孙女和小曾孙一同出来上香拜佛,郑家也是用同样的借口, 两家在寺庙后山偶遇。
从寺庙回去后,郑家就开始请媒人上门正式提亲。
中间流成走了两三个月, 最后把婚期定在了次年六月。
郑家那边急着抱孙子,本来想把日子定在年底,被初心用舍不得孙女的借口,多留了半年。
定下婚期后, 王兰就很少去店里帮忙, 专心在家做针线。
嫁妆的问题, 初心很早就跟王元宝商议过。
家里四个孩子,除了她们母子俩养老的那一份外,剩下的东西姐妹四个平分。
不管是招赘留在家里的王英,还是外加王兰,亦或者年纪尚小的王意和王珍,都是同样的待遇,谁也比谁多,谁也不比谁少。
夜市街那边的店,在王英成婚后就记到了她名下,店里生意是亏是赚,都是王英自己料理。
考虑王兰嫁到了县城,初心便做主在县城买了一个铺子,经营?????布匹生意。
等王兰嫁过去后,想改做别的生意也行,反正是她自己的嫁妆,由她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