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二年, 加开恩科。
由礼部以及翰林院金学士,文学士主办。
文学士又是个人精, 对同为世家, 又是皇上岳丈的金学士很是客气,绝不抢功。
礼部尚书瞧着,也知道怎么回事, 自然把名头让给金家。
所以这次恩科,显得格外和谐,并准备收录一百二十人, 算是近些年最多。
消息传出,自然感念新皇恩德。
再加上各处指挥使拜会的恭恭敬敬, 又让从益宁府来的小象跟着京中几个佛寺的大象庆贺, 很是长了一波脸。
不少人渐渐发现, 如今的承平国, 似乎随着少年皇帝登基, 竟然散去之前的暮气,变得朝气蓬**来。
这对一个有二三百年历史的国家来说, 可太难得了。
当然有先皇打下的基础, 可新皇不努力, 也不会有这样的景象。
京都还趁机又新出几个报纸, 经过京都府衙下报纸机构长官晁盛辉等人审查时候,也渐渐上市。
京都趣闻跟汴京文报还算稳重。
那些报纸则对如今的朝气青春大夸特夸。
像是一个年到中年,甚至末年的朝代, 重新有了生机一样。
晁盛辉还在跟纪炀说:“他们要把原因归结在你身上,我跟映月瞧了都不妥。”
“那家报纸笔者犀利, 算是直中要害, 可惜若真登出来, 那些暗地里看你不爽的人,肯定拿住这个罪名。”
今日是纪炀家中设宴小聚。
来的都是自己人,不过晁盛辉还是低声说了此事。
纪炀无奈:“多半是来京都赶考的举子们,他们什么都敢写。”
但又欠缺些考虑,所以才会如此。
不过有晁盛辉拦着,那多半没问题。
别人都想方设法靠着报纸,靠着众人之口扬名。
他却不行。
他这名声还是低调点好。
晁盛辉知道他谨慎,笑道:“之前你名声差的时候,那是半点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