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是个人杰地灵、文风颇盛的好地方,从府试卷子中便可窥得一二。
撕掉倭寇侵扰、海贼劫掠、官商垄断……这一层层晦暗,显露出其本貌,便可见得闽地是青山养碧玉,海波生白圭。
毕竟,自晋朝以来,闽地便以读书习文为尚,唐时兴科举录人才,闽地百姓更以科考为荣,发展至宋时,闽地读书之盛、成才之多,已跃至全国之首。
今时今日,大庆掌国,闽地读书之势有所减,不比江南一带,但仍居各省前列。
闽地是有它的底蕴在的。
裴少淮身为一州父母官,过往三年里,专注于整治贼寇、豪贵,大力开海兴商,而在治学上出力甚少,便是因为闽地有这份底蕴在——移去镇压石,青苗自可生。
参加府试的学子众多,中式录用的学子亦跟着增多,府试长案只能分作两段填写。
几位县官拆卷填榜,裴少淮在一旁督看,他细读录用童生的户籍、父祖辈,发现功名之家、大姓大户占其六,寒门、耕读人家占其四。
有十数个学子,因文章韵律稍有缺漏,原只位于榜单中上,裴少淮反复斟酌之后,觉得“义”比“文”重,将他们提到榜单前列,这些人则多为寒门子弟。
令裴少淮欣喜的是,双安州的那两位寒门读书郎——齐全安与陈书新,分别位于第三和第五,相较于县试时,发挥更出色了几分。
无怪裴少淮读这两卷时,总觉着有些熟悉感。
……
四月是落花时节,有些花萼将落未落,有些春雨将停未停。
到了出案的这一日,免租住在旧院里的寒门学子们早早便起身了,一夜的不安使得他们稍显倦态。
有人望着檐瓦出神,喃喃道:“对于寒门庶族而言,不知今年是响榜还是哑榜。”
哑榜,便是哑然无声,只有寥寥几个人上榜,毫不显眼。相反,响榜便是频频唱响,多人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