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48章

字体:16+-

欲夺皇权,先破禁军。

朝廷的统兵方式有很大弊端。自唐朝以来,各朝各代皆沿袭“居重驭轻”的政策,即“京师宿重兵,京畿内外当天下兵力之半”,把大半的兵力都安扎在京都周边,试图达到“举天下之兵不敌京师”的效果。

好几十万的兵力围在京畿内外,皇帝怕武将带着士卒们造反,便又想方设法分权、制约。

于是乎——禁军统帅有领兵之权,却无调动之权。兵部一群文官,上承皇帝旨意,通过印信、虎符有调动兵马之权,却无统领之权。一旦宫城内发生动**,京畿禁军最先想的不是如何灭叛军,而是等朝廷的旨意、虎符。

这样的布兵方式,看似牢牢守住了京畿,实则一旦京都失守,其余地方也将一溃千里。

对家的兵力必定不敌大庆,所以他们瞄准大庆的驭兵漏洞,试图以此击溃强于自己的大庆。

……

被叛贼封锁的几座宫殿里,一片混乱,宫人纷纷藏躲以免遭殃。

文武百官皆在太和殿里,六部衙门里并无几人值守。

裴少淮与燕承诏入了兵部,确保兵符安好后,兵分两路——燕承诏前去领兵剿灭叛贼,裴少淮则带人在此继续埋伏,守株待兔。

不多时,回廊传来一阵又急又轻的脚步声。

大门打开,竟是十余个老内官,为首的正是萧瑾。

“萧内官这会儿过来,是替皇上跑什么事?”裴少淮撩开幔帐走出来,幽幽问道。

与此同时,埋伏的锦衣卫拔刀,把这群内官团团围了起来。

大抵是怀着“成事则富贵活,失事则尸骨寒”之心,萧瑾见了裴少淮,知晓事成败局却不露半分惧意,只端端站着思忖了片刻,笑道:“看来洒家跟了皇帝几十年,到底还是没能摸透这颗帝王心……不知洒家是哪一步走错了,让裴大人看出了端倪?”若不是早有怀疑,皇帝岂会专程把他召回身边演一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