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沈兵的办法后,循又气又急。
“你莫不是疯了?”
“在车轮上绑麻绳?”
“这就是你的办法?!”
“我道你是能改良马车,不想却是这么个糊涂法子!”
“绑上麻绳又能如何?就能让马车行上陡坡?”
“难不成你还会作法?”
……
或许是因为来自任务与命令的双重压迫,循早已失去了耐性。
此时一听到沈兵说的这么“不靠谱”的办法,就毫不客气的把他训了一通。
最后还加了句:
“你若是如此空闲,就过来搭把手!”
“咱们三日不眠不休,说不定还能完成任务!”
沈兵立时就瞪大了眼睛。
“什么?”
“三日不眠不休?”
然后心里一急,也就不管循是否听得懂了。
“不,师傅!你听我说……”
“马车之所以上不了陡坡是因为雨天路滑!”
“路滑即是地面与车轮之间的磨擦力减小,马匹才承受不住!”
“只要我等增加车轮的粗糙程度……”
从现代物理角度考虑这个问题,许多人知道主动轮增大摩擦力有利于爬坡,于是想当然的就以为从动轮是相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把马车爬坡分解成静止和爬坡……先要能停稳才能进一步往上爬。
便是人拉手板车也是如此,上坡不可能是一个衡力,需停稳后用力蹬脚上去一步,再停稳再用力蹬脚上前一步……如此反复最终爬上陡坡。
非驱动轮增加摩擦力的好处就在于,“停稳”这阶段更省力,此时摩擦力方向是与拉力同向的,也就是说可以用很小的力就能让马车停稳。
反之如果车轮与地面摩擦力过小,马匹必须持续施加更大的力才能保持马车不下滑,在这个力的基础上再施加更大的力才能上行,显然更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