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同样也是最终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不流血,这包括尽可能的避免陆地战斗,尤其是避免让国家士兵的鲜血,浪费在战壕战当中。
把这一次世界大战混过去,就是这一次晚餐几个人的心里想法。而且对于协约国来说,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实。协约国希望合众国参战的原因,并不是远征军的战斗力多强,相反对美国远征军的战斗力,英法两国从来没有多大的期望。
比美国远征军的战斗能力,协约国阵营最为期望的是这个躲在一边发财的国家,把工业能力补充到整个协约国阵营当中,慢慢的把德国人磨死。
谢菲尔德记得,历史上英法两国就是这么想的,甚至做好准备直到一九二零年结束战争,直到德国油尽灯枯被耗死,然后再宣布协约国的胜利。
我控制不了别的国家,还不能在本国参战的问题上使使劲么?谢菲尔德在财政部长、战争部长和海军副部长面前,用最大的恶意揣测了一下协约国阵营。
并且指出协约国阵营筋疲力竭的是法俄两国,而不是英国人,诚然在索姆河战役之后,再说鸡贼的混日子,肯定是对英国人的不尊重。可和法俄两国几乎已经拼了老命的战斗相比,英国人只能说才刚刚认真起来。
大英帝国确实已经比历史上流了更多的血,却还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奴隶主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英属印度这块殖民地,现在的战争走势已经证明了,百年来英国人对英属印度的保护和经营是多么的正确,再不留尽印度人最后一滴血之前,大英帝国决不投降,完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通过参战换取自治领的地位,印度人这点出息。
对财政部来说,这样聪明的参战,谢菲尔德给出的理由是,英法一定上削弱,可以保证合众国贷款的安全性,同样对于新英格兰地区的银行家团体,谢菲尔德也可以这么解释。毕竟摩根催促参战只是为了表态,并不是让合众国代替英属印度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