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澜火速修书一封, 让徐州陶谦支援。
远在长安的王允,也早派了和陶谦有旧时情谊的官员来当说客,鼓动陶谦在后方突袭豫州。
因为是汉室下令讨伐, 陶谦不愿意违抗朝廷的命令, 但他也不想陷入诸侯的争斗之中, 何况荀澜对徐州有恩, 他做不出这等背信弃义的事情。后来干脆称病,不见任何人。就一个字“拖”,迟迟不出兵。
时任徐州广陵太守的陈登完全不顾陶谦的纠结,却十分有魄力地直接带广陵的兵马和大量的粮草应援荀澜。
在领兵离开后, 陈登才修书一封给陶谦, 对自己所为做了解释:“荀公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当顺应河流,而不是逆流而上。且荀州牧对徐州百姓有救命之恩,此等恩情, 不能不报。”
这让陶谦大为震惊。他自以为亲自将陈登一手提拔起来, 对方对自己足够忠心,却没想到对方在这个局势晦暗不明的时候选择了投靠荀澜。袁绍、曹操和公孙瓒的联军有二十万之巨啊, 而且还有颜良、文丑、夏侯兄弟等名将带兵,威胁力十足。若是荀澜失败,他们就又要面对曹操的怒火了!
其实陶谦托大了……
即使没有他的刻意提拔, 不管当时任徐州牧的人是谁, 陈登的仕途也会一路平坦。陈登出生在徐州世家大族陈家, 陈家虽然比不得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但在徐州世代经营, 已出过了三四任太守, 根基深厚。有这样的出身加上自身的才华出众, 陈登年纪轻轻就被举孝廉,担任东阳县长。
荀澜在收到陈登来信时,已经在前往前线的路上了,他有些难以置信:“徐州世家大族以陈家为首,这时候前来雪中送炭,着实让人不解啊。”
他并没有拆开信,免得影响自己的判断,而是从陈登领兵的行为出发。一切不合理的行为都当有解释,他叫来了荀彧、郭嘉和贾诩及几位将领,商议道:“莫非是诈?陶谦这是与袁绍达成了共识?毕竟他上次在曹操的手里吃了亏,又割让了小沛和彭城给我们,想要抢地抢人也情有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