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1卷 第33章

字体:16+-

年轻的太守, 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一面?徐庶按捺住心中的疑问,跟着荀澜和徐晃去了纸坊。

纸坊又名“造纸厂”,听徐晃说这个名字还是荀澜特地取的。

这时候造纸的原料很多, 尤其是在蔡伦改良了造纸的方法之后。最常见的还是一种以渔网和破布造出的麻纸,但缺点也很明显,容易皱、毫无美感可言。因为造纸有一道道工序, 这样的纸也价格不菲,所以纸并没有流行开来。

荀澜让徐晃置办了纸坊后, 却额外取用了另外两种原料。一种是桑枝的茎皮, 还有一种是特地命人去千里之外的剡县,收的当地一种常见的野藤。

野藤虽然在剡县根本不值钱,只要拿出来一匹布就无数人争相去溪水旁割藤, 自己去割也可以, 但运输过来着实麻烦。所以荀澜让他们带了些种子回来, 看看能不能也在颍川的溪水旁大量种植。

在徐庶的记忆里, 造纸的手续十分的繁琐, 所以价格高昂, 而且造出来的纸张也不如布帛保存的时间长。

“听说使君欲以造纸之法快速致富, 但据愚所知, 巨富之家多喜爱布帛, 普通的读书人多用竹简、木片来记事,您是打算卖往何处?”

目前, 荀澜要养的人不止一千, 以后还要快速扩充。徐庶这些时日都在处理账务,各个庄子所需的消耗都不小, 便寻找时机提醒荀澜。

荀澜却胸有成竹道:“达官贵人不喜用纸, 还不是因为现在造出来的纸泛黄且粗糙。若是造出来了平整细腻的白纸, 他们岂会不心动?”

荀澜打算双管齐下,走价格歧视的路线,全面打通和占据纸张的市场。

霸占一个行业,未来源源不断地利润相当可观。尤其是纸这种一旦养成习惯,便会大量消耗的消费品。

一方面做出纸中的爱马仕—剡县白纸和桑皮纸,惹得达官贵人心动,让他们带动起纸张的名气;另一方面,压低普通纸张价格,造出大量的廉价的纸来代替竹简,打开纸张在寒门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