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如同罗月止所料,大促第一日到第三日门庭若市,第四日客流量骤减,几日后,排队购书的场景已经很少见到了。
说来也对,毕竟书册并不是日常消费品,不可能日日有新需求,更没有短短几天之内就来复购的道理。
然而罗月止心算估计,这几日营收加起来,刨除各项成本,所余利润已经近三百贯钱,也就是三百两,都够罗家上下小两年吃穿用度,还饶有富裕的了。
但这仅仅是罗邦贤所欠资费的七分之一,足见债务之庞大,那家质库之黑心。
说起黑心的质库,罗月止不是没起过去报官的心思。
但他打听许久,连罗邦贤自己也说,人家契约上是写得明明白白,偿还三倍利息……罗邦贤当时头昏,觉得但凡交引价格涨上去了,他一朝翻身,不仅这两千两银子够还,还能把最初所想的利润都收入囊中,这才心甘情愿签了契子。
签定契约的时候你情我愿,既没有拷打强迫,也没有威逼利诱,这种事开封府通常是不管的,只会当签契子的人利益熏心,合该买个教训。
故而罗家父子也没别的辙了,只能咽下苦果,努力还钱。
此时日上中天,行人都归家去吃晌午饭,街道上人影寥落,唯有三两只狸奴不事生产,趴在街边石墩子上晒太阳,软绵绵晃悠着尾巴,悠闲自在。
罗邦贤在书坊门前站了一会儿,春日暖阳虽温暖舒适,他却还是觉得心口发闷。
青萝挎着食盒,同厨娘结伴来给书坊的男人们送饭,小姑娘抬头,问老爷怎么站在这里,是不是饿了,快进来吃饭。
罗邦贤摆摆手,叫她们进院子分餐去,不用管他。
罗月止知道罗邦贤这是心病,不是一时半刻能劝好的,也叫青萝将老爷的餐饭留出来即可,不必再去叫他了。
直到下午生意好起来,顾客来来往往,又在门口排起了短短的队伍,罗邦贤才心情好了点,被罗月止哄劝过后,终于吃了几口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