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黎书继续参与了“烽火蔷薇”的拍摄,不过由于摄像机出了些故障,摄像师一直在修理,刚开始宋治还叫演员们先过过戏,但是摄像师那边却一直没有进展。
“怎么样,还不行吗?”宋治问。
“好像还是不行。估计得拿到修理厂修理了。”摄像师急得满头大汗地回答。
宋治再三确认了状况,下午是没办法拍摄了。想来这段时间演职人员一直都在忙拍摄的事,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就宋治就宣布下午放假半天。组里的演职人员个个兴奋不已。
早上刘邵卿送黎书过来,本来刘邵卿说如果黎书忙完了就叫他给厂里打个电话,他会来接他回去。只是这会才一两点钟,黎书觉得这时候回去也太早了,便想单独上街走走,散散心。因为昨天想到了沈聿潇,于是又引发了离愁别绪。而上一次未能见到沈聿潇的遗憾又被放大了无限倍。黎书很想一个人走走。
申城的街道很热闹,即便不是黄浦江边,即便是下午一两点钟,路上也挤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高鼻子黄头发的外国人,也有黑头发的人,不过黑头发的也不尽然都是本国人,有几个穿着宽大的袍子,一看就是日国的。他们走起路来嚣张的很。看到这样的人,黎书突然又感觉自己十分地支持沈聿潇去参军了。黎书是来散心的,所以也不去拘泥那些日国人,转而去看那不时摇着铃铛穿街而过的黑色电车。一趟又一趟地接送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可是黎书知道,在这繁荣的表象下面,是国家的羸弱不堪,是人民的痛不欲生。就拿洋布取代土布来说,虽然很多地方还在经营手工作坊,但那并不是技术好,只是它太落后,没有开大机器的必要。但是随着外部资本的继续推进,洋布换成土布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黎书虽然谈不上饱读诗书,但是跟着沈天白的那些年也已经耳濡目染。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开始,这个国家也在积极的探索,可是事到如今似乎却又没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