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月初一开始,瑜哥儿便进宫去上书房做功课了,如当初给大皇子做伴读一般。
一个月过去了,看着儿子原本圆嘟嘟的小脸一点点的瘦削下来,又露出了尖尖的小下巴,慕嫣然就止不住的心疼。
每日天色微曦,便听得瑜哥儿在正屋和贺启暄叽叽喳喳的说话,说不出的活泼,慕嫣然躺在暖炕上,便觉得有些内疚。
及至慕嫣然起身,珠儿和蕾儿也各自收拾停当了。
得闲的时候,慕嫣然便亲自送她们去慕府,如若不然,便让紫月去送。
慕府的孩子们越来越多,打从慕嫣然和贺启暄从郓州回来,又多了四个孩子,慕昭扬便特意写了封书信,从江南请来了赋闲在家的郑夫子。
郑夫子如今已过花甲之年,永成帝在位时,郑夫子是当时上书房的其中一位。
只不过,郑夫子生性散漫,又不愿意照本宣科,往往都是借着各地汇总来的乡野趣闻,再融合一番书上的见解和道理,浅显直白的讲给学生们听。
这样一来,喜欢的便极喜欢,不喜欢的,便极排斥,没过多久,郑夫子便自己请辞了。
辞呈中,郑夫子也极是直白,说自己乃大千世界中一俗人,不愿为了逢迎旁人而改了自己的本性,愿圣上恩准他云游野鹤。
永成帝本就是一极开明的人,见郑夫子执意求去,便恩准了,而这些年,除了荒寂无人的地方未去过,郑夫子几乎踏遍了大梁,直至终老,才在江南水乡寻了一清雅静谧的地方养老,日子过得惬意的紧。
郑夫子在上书房时,慕昭扬还不是宰相,那时两人便极是投缘,这么多年了,倒也还保持着联络,及至慕昭扬拉下脸来请郑夫子来府中教授一众顽皮的孩子,郑夫子竟也同意了。
春暖花开之际,郑夫子带着夫人,载着十几车存书进了都城,只整理书房,就花去了一旬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