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做官
报纸的形式, 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民国时期的报纸为了开智,刊登的多是外国的新思想,但到了现代, 大部分报纸追逐的都是舆论热点。
而姜国此时正处于统一思想的重要阶段, 秋月办的这个报纸, 目的也是如此。
“学报里面的内容,可以记录论台这边的优秀言论,也可以记录各家学者主动投递的文章。但这些文章,想要发表在报纸上, 都需要经过审核。”秋月说道:“为了不给作坊里的工匠增添负担, 这个学报可以一月印刷一次。”
秋月博览群书, 各家学说都有涉猎, 由她把关, 绝对能严格审查那些非主流思想。
姜蓁放心的说道:“学报的事情, 你这奏折上已经写得很清楚, 就依照你说的办吧。”
【这奏折的条理真清晰,堪比未来的计划书。】
【别的不说, 秋月这大学校长当的是真称职, 不止对都邑这边的教育上心, 对各县学室也上心。】
都邑的学子们, 就算愚笨一点,见识还是有的,毕竟论台那边随意进出, 想学就能学。外地的学子,就没这么幸运了, 家贫的人, 能接触到的就只有县图书馆里免费的书籍。
但各家人才聚集在都邑, 大家的思想每日都在进行激烈的碰撞,迸溅出的火花,有时候连秋月都会觉得惊叹。
让太女府帮忙印书的机会太难得,所以秋月才萌生了报纸的想法。
隔一段时间,就把各家精彩的言论收集起来,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书籍。
学报的事情,姜蓁可以撒手让秋月来,但官报的话,负责人就只能是姜蓁。
“为了方便,学报和官报可以一起办,但官报必须由我来审。”姜蓁说道:“第一期官报,就把主角定为原蓝河县县令,现在的桑泽郡郡守刘耘。”
官报除了刊登姜国最新的政令,还要把一部分官员成功的经验推展开来,让其他官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