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71章

字体:16+-

百家

赵青竹负气离开, 但刘如却抓紧姜蓁给的机会,下午就带着自己的著作,来和姜蓁交流。

“这本书花了我十余年的时间, 还望太女斧正。”

各家学说的大佬, 只要愿意来, 至少都能混个博士的职位,而且他们身上担负着发扬自家学说的重任,能说会道是最基本的要求。

趁姜蓁看书的间隙,刘如就关心的问道:“太女为了新法, 付出良多, 这段时间推磨辛苦了吧?”

【赵青竹就只会关心姜国律法, 不像我只会心疼太女。是我理解的这个意思吧?】

【怪不得赵青竹在郑国玩不过儒家的人, 瞧瞧儒家的小宝贝们, 说话多贴心啊。】

【赵青竹确实该去进修一下说话的艺术。】

【可能他们法家对外都是那个人设, 故意的。脾气不臭一点, 万一别人觉得他好说话,犯错的时候求上门来怎么办?】

姜蓁低头翻着书, 抬头看了刘如一眼, 笑着回道:“不算辛苦。我自己定下的规矩, 是该遵守。”

“我听说赵大人前段时间弹劾了一百多人, 还有几个人偷偷离开姜国。只靠严苛的刑罚逼迫大家改正,怕是不长久,只有大家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以德行来约束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刘如举列道:“姜国光是去年, 就有两位起兵造反的君侯。可郑国过去十五年, 没有一位君侯敢对君王不敬!”

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和对君王的忠, 对君王非常的拥护,完全不允许下面的人去推翻君王的统治。

郑国以此为基础去教化百姓,不管对外怎么样,但内部的统治却非常稳定。像宋国那样为了争位发生争执的事,郑国很少发生,谁要是敢乱来,会被其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听着刘如见缝插针的推销着自家学说,姜蓁问道:“你这书上书说‘夏服天命’,‘武王受命于天’,君王都是受天命派遣,管理人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