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范文正公名号响彻天下。
到了明时,获文正谥号的名臣有谢迁、李东阳等,能获这一谥号的,至少是深受帝王信重、于国家有功的官员。
在柳贺看来,张居正的功劳必是值得一个“文正”谥号的,他不过是行事风格比旁的官员更高调些,对大明的功劳不必多说。
柳贺在想,自己是否该进宫劝一劝天子。
但这个年头刚刚生出,柳贺便立刻止住了。
张居正一生如此骄傲,岂会容许自己连谥号都要靠争,天子愿给就给,不愿给,他一生的功绩,又岂是一个谥号能够掩盖的?
若他知晓柳贺为他争取一个谥号如此费劲,恐怕还会责怪柳贺。
早在他一意改革那日起,身前身后名已被他抛下了。
柳贺去了张府。
自张居正归乡后,张家几兄弟仍居住在张府,柳贺上门时,张嗣修正要与弟弟们一同返乡,张家兄弟一贯傲气,此时却露出了六神无主的模样。
“几位年兄,节哀顺变。”柳贺道,“恩师必不愿见你们如此。”
张嗣修强打起精神,回他道:“多谢阁老。”
第205节
见他这副模样,柳贺眼眶也有些发红:“我不能再见恩师,还请年兄替我多看一眼,尽些孝心。”
升为阁臣后,柳贺甚少有情绪外放的时候,此时却怎么也难以忍住。
张嗣修也不由想起张居正还在世时的种种,嗓子沙哑道:“家父在世时便十分挂念阁老,常常在我们兄弟面前夸赞阁老,家父身子一贯不太好,我们兄弟也有了准备,阁老不必伤心,仍要以朝事为重。”
待柳贺送了行,张嗣修、张懋修及张简修都踏上了归乡之途。
……
对张居正该用什么谥号,朝中议论仍是纷纷。
文官的谥号,文正为最上选,之后有文成、文忠等,武官谥号以武开头,有武忠、武勇等,俞大猷的谥号便是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