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津入静海县,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静海县有流寇数千,在数万大军面前,他们连跑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无边的铁流直接淹没。
地方上原本招摇过市的盗贼们,也是一瞬间被清洗一空,或成为尸体,或远遁于深山之中。
对于潞州军的到来,最先表示欢迎的便是缙绅余孽们,这些人在李自成大军到来之前,大部分都作鸟兽散,甚至有的躲入深山已经数月,听闻官军到来,一夜之间,便全部从无数躲藏地汇聚而来。
对于这些残存的缙绅们,愿意充当带路的,李征是表示欢迎的,对于义正辞严要求李征为他们取回各自家产者,李征都会十分仁慈的赏一顿板子。
如今的李征已经不太需要这些旧缙绅们的协助,在山西各地书院之中,有着无数等待着位置的学子。
从崇祯五年李征办起第一座书院开始,李征就没有停止过办理书院,一直到崇祯九年与朝廷撕破脸之后,各地的书院开始由暗转明,在无数钱粮的支持下,山西一地早已经实现了免费教育。
虽然大半的孩子都是被拦在了小学程度,但是绝对的基础数量之下,能够在中级学院合格毕业的学生,每年都有几千人之多。
这些人才是李征博弈天下的底气所在,虽然从学院出来的人大多选择军中服役,但是还是有三成的人选择从文。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李征可用的人才可谓数不胜数,根本不存在地方上缙绅不配合就无法行政的问题。
这些与李征理念相同的学生,才是李征重新改变大明的基石。
虽然这些学生大多都在山西,但如今李征军中就有数量不菲的可用之材,挑选个数百人弃武从文,暂时治理地方,也完全足以胜任。
山西的地方治理并没有任何的高明之处,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休养百姓,安稳发展两年左右,就算天灾依旧,但有了自救能力之后,百姓们也能多少有些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