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陈涛组织百姓给战死的士卒,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墓碑。
同时,他宣布这一带将成为一个烈士陵园,以后只要是战死的士卒都有资格写入纪念碑,接受后人的祭奠。这种收买人心的手段其实已经很稀烂了,不过在这个时代却很有市场。一经宣布下面的士卒顿时热血。
这年头士卒都是消耗品,谁会关心士卒的生死。或者为了饷银或者升官拼命,死了最怕就是默默无名,甚至被当成怪物一样草草火化了事。
有个纪念碑,享受后人的香火已经很不错了。或许某天,自己的儿子会带着孙子来到墓碑面前,指着自己的名字跟他说:“这是你爷爷的名字,他在xx战争中牺牲,他是个大英雄!”甚至孙子会自豪的说:“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大英雄!”
士卒们突然发现,当兵其实也没那么糟糕。
这个举动,同时也得到了文官的赞许,他们知道这个烈士陵园的价值和意义。自然不吝惜赞美之言,说的最多的,无非还是那句:“主公仁义!”
这年头仁义二字和作秀却是完全搭不上关系,能得到别人这样称赞,已是最高荣誉。
清明节,陈涛亲自带着文武大臣,来到纪念碑面前,为死去的士卒举办了一次公祭,同时宣布,只要据点尚未灭亡,以后每年后在这里举办一次。
纪念碑下埋着的骨灰,是不少士卒曾经的战友。相处的时间或许不长,关系却很铁。看着这些铁哥们能享受这等待遇,这些还活着的士卒都觉得很是欣慰。军队的荣耀感得到的提升,士卒们也更加敢于用命。
以后打仗的时候,两成阵亡开始出现混乱,四成阵亡全面崩溃的场面,或许不会出现。
春耕时期,陈涛取消了粟米的种植,反而采用旱稻和冬小麦的轮种制度,考虑到晶石可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还有提升作物生长的速度,多多少少投入了些晶石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