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养了两年多之后,唐宁觉得是时候该逐步清除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了。
先不说强大的喀尔喀部,几十年之后说不定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依然会崛起,还有北方的罗刹国,皆是大患,必须要将这些威胁尽快扼杀在摇篮中。
当然,这些只是一方面原因,说白了,他不想落下西方殖民者,也想参与这场浩大的竞争中,否则的话,以后自己就要成为被掠夺者了。
唐宁聚集了五十多万大军,其中十五个骑兵师、三十六个步兵师,分三路从漠南开始进攻。
一路从北直隶直接北上进攻察哈尔部,一路从辽东进攻察哈尔部,另一路从努尔干都司进入科尔沁部未归顺的部落。
面对大明汹涌而来的大军,科尔沁未归顺各部纷纷归降,一方面确实是威慑于大明军的强大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孝庄和明安达礼等出身科尔沁部的人影响的结果。
科尔沁部投降的四万多降军,除了少部分直接留用作为向导之外,其余皆调入关内接受改编和训练。
随即,三路大军开始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对察哈尔部发起进攻。
曾经的清廷察哈尔亲王阿布奈很是悲愤,痛斥唐宁不守信用。
其实,当初唐宁与他们并未达成任何协议,只是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合作而已,双方各自得到了好处,现在说唐宁不守信用,好无道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达成了什么协议和条约又能如何?
协议和条约的签定,本就是为了撕毁的,只看是什么时候罢了。
当初察哈尔部各首领相信了新军使者的话,觉得双方最大的敌人是清廷,只要将清廷重创,双方都可以安定下来了。
察哈尔部可以摆脱清廷的控制,大明可以收复辽东,皆大欢喜。
察哈尔部甚至坚信大明短时间之内无法对察哈尔构成什么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