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科举

金鸡岭特产

字体:16+-

“先生, 就算我跌倒是个意外,那……那您也不能对书院里有些人妄议时事坐视不管呀, 自从他来到咱们书院, 这书院里每天早上晨读的时候,生员、童生四个斋房的人都跑去听他一个人胡言乱语去了,晨读的寥寥无几,就算学生想坐下来静心读几句书,也被他们吵的读不下去了。先生……”郭处逊见一条路走不通, 又转头攻击起丘洵来。这两个人今天他必须先扳倒一个,剩下那一个就好对付了。

“嗯……”唐乾之沉吟着, 其实,他本人还是很喜欢丘洵这个孩子的,他本来只是唐家的旁支,因为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这才被唐家二房三房看重, 请到这里来做了一位训导, 地位仅在唐旬之下。这些年他也教了不少学生, 贫富贵贱各种出身的都有, 这位丘洵所发表的见解经常让他眼前一亮,只是, 书院到底是个做学问的地方,要是书院里的议论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传播开,恐怕还是不太好的……

“先生,学生的看法, 倒是和郭兄有些不同。”正当唐乾之思考的时候,张皓文忽然开口了:“学生来攀丹书院读书,并非完全是为了学习四书五经,应付科举考试,科举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治世安民,咱们琼州岛本来就地处偏远,消息不甚通畅,若是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将来离了岛,做了官,却只知道引经据典,搬弄书上的学问,这又怎么能做个扬名千古的好官呢?”

“那依你看,应当如何?”唐乾之不自觉的站了起来,走到张皓文身前问道。

张皓文往窗外一指,院中大榕树的枝叶正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学生以为,作为一个读书人,应当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昨日听丘兄谈论皇上派人下西洋之事,受益匪浅,况且学生听得清楚,丘兄言语中绝无针砭时弊之意。先生,依学生愚见,虽然道试只考八股,但乡试中,不也要考‘治国之策’吗?不妨以此为由,每隔一段时间就开一节‘策问’课,由山长或训导选择几个题目,让大家发言讨论,一来可以为乡试时写策论做准备,又满足了大家对时事的兴趣;二来这样的课上,您和其他训导可以在一旁指引,也避免我们私下议论有什么不当之言,岂不是两全其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