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之所以活生生的增加了十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逃难而来的难民,刘辩对难民一律来之不拒,同时效仿二战期间,罗斯福采取的政策——以工代赈。难民们来到北海之后,郡守府提供粮食,难民们为郡守工作一天,就有一天的饭食。导致了周围难民们皆是闻声而来。
而刘辩的名声在难民们的口中越穿越大,也吸引了很多人才前来效力。难民的大部融入,也为北海的发展注入了很大的力量,推动了北海的军事经济的发展。
难民中有一个人,名为李群,寻常酷爱钻研些奇怪的东西,名声传到了刘辩的耳中。
刘辩亲自接见了这个李群,发现这个李群竟然还有些艺术家的气质。刘辩跟他大概的提了一下造纸术的原理,他立马对刘辩佩服的五体投地。
刘辩更是大笔一挥,赐之为木曹,官位与功曹同阶,造纸及其他创造之事全权交给李群。
刘辩甚至为其购下一块百亩地皮,让其专心做“科研”。
刘辩深深的知道,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引领社会进步的,科研的功劳功不可没,刘辩很是重视科研,只是包括陈宫在内的一众文员,皆不明白刘辩的用意,刘辩也不屑多讲!
待得李群他们科研出来的成果出现之后,自己再说不迟,现在解释,其实反而很可能起到反效果。
刘辩和陈宫提过,要在北海设立寒门学堂,将知识传播,陈宫和孔融等人皆是一连答应,孔融本身就是孔子的后人,“有教无类”之言,也是刘辩胆敢为寒门设立学堂的理据!
刘辩从来都不是只说不做之人,当即下令拨出黄金百两,在北海的每个郡都设立寒门学堂,这一创举,只让北海之人纷纷大声叫好!
刘辩建造学堂也是为自己的实力培养后续人才,北海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传开了,也导致了一些人心里非常的不舒服。其中就包括四世三公的袁绍和袁术,以及一些掌控知识的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