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九年六月。青州博昌县。
李承乾吃着碗里的酸菜鱼,轻笑道:“听闻此地食肆能吃到长安醉仙楼的味道,我还当是吹嘘呢,今儿一尝,确实是醉仙楼的味道,竟分毫不差。”
说到最后四个字,李承乾眼中闪过几分好奇。
抱春亦是如此:“若说厉害的厨子凭借自己的经验与味觉自醉仙楼的菜品上尝出些许门道,自己仿制出来,从前也有过。但味道即便再相似也总归不会如此雷同。”
她将目光重新落在菜肴上:“这里头必然有原因。”
李承乾微微颔首,正巧前去打探消息的梁武回来。梁武是他的东宫宿卫之一。
这是他的“传统”,每到一地,都会派人先将此地民情了解清楚。若遇清正好官,他会记在心里,传信京师,在李世民面前给他记一份政绩。若遇贪官污吏,就别怪他手下不留情了。
身为太子,既是微服,那么除游山玩水外,总要干点事的。
李承乾指了指餐桌对面:“坐下边吃边说,不着急。”
与太子同席,最初梁武诚惶诚恐,但跟随太子微服近两年,日夜与太子在一起,深知太子性情,并不在意这些小节,倒也大大方方行礼落座了。
“属下查到此地明府姓骆,名唤骆履元。”
“骆履元?”李承乾想到这里的菜品味道,“他与醉仙楼的老板骆履平可有什么关系?”
“有的,二人乃是同族,关系还较为亲近。两人父亲分属堂兄弟。骆老板父亲早逝,最初那几年,他由寡母抚养,多靠族中帮衬。
“骆履元的父亲早年与他父亲关系好,时常在他寡母外出之际,借各种由头将他接到家中照顾,还资助他读书。后来他随寡母远嫁,与本家来往不如以前便利,却也一直有书信往来,没有断了联系。
“骆履元三年前上京赶考,一应事宜都是骆老板安排,住在骆老板家中。后来他考中明经科,补缺委派到博昌县做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