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魏王或降或逃或坚守,无外乎这三种选择。
当城墙头的守军减少时,魏王就只剩下投降或者逃跑两个选择。
魏王若投降,廉颇不需要做什么。所以他只用准备应对魏王逃跑。
魏军很难直接从秦军的包围中杀出重围。以廉颇多年的打仗经验,魏王肯定会驱赶大量平民当盾牌,自己混杂在其中逃走。
廉颇猜到魏王的做法之后,给秦军下令,若城门大开,除非有人来到了他们的战阵前,否则不准主动攻击魏人,任由他们逃走。
他又在大梁通往其他城池的要道上设伏,不需要辨别身份,只需要抢夺衣着富贵和带有辎重的人马。
廉颇完全看不起魏王本人,就算魏王逃走也没关系。他所执行的斩首行动只是破魏国的国都。只要大梁被攻破,不仅魏国士气大跌,而且再没有一座坚固城池能抵挡秦军的兵锋,打其他城池都会很轻松。
他甚至认为,魏王到处逃窜,说不定还让魏国更容易被扫灭。
朱襄既然说他能撑得住,廉颇就带着朱襄一同旁观了这场“闹剧”。
朱襄双手抓紧了缰绳,缰绳在他手心勒出了红痕。
他一言不发地看着魏王给魏人造成的惨剧,心思翻腾,最终沉静如渊。
大梁城门开启后,有魏国士人举家投降秦国。
朱襄由此得知了魏国朝堂的事。
魏王或许是想降的。但那位殉国的士大夫把魏王架了起来,让他无法说出投降的话。
至于为了国民投降什么的,现在的贵族没有这个“爱民”的概念。
何况魏王若想得到这个声望,就该自挂梁上,然后让众臣开城门投降,请秦军勿伤大梁城中的魏人分毫。
他若是这样做了,魏国就算覆灭,也会成为秦国的一颗定时炸弹。
可惜他没有这个意识。
而且就算魏王有这个意识,恐怕他也没有这个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