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黎二十一年,曲陵城郊外。
时值初春,马车刚行至曲陵江口,折皦玉便听见了一阵“鬼哭狼嚎”声。
她好奇的探出头去,便见江中的亭子里有一群文人袒胸露怀,正捧着酒壶对着江面哭喊大叫。
于是竖起耳朵听了几句,大概有“风景依旧,江山可在否”,“抬手可触清风,清风不至京都”此类丧气话。
坐在她身边的阿姐折寰玉听见了,小脸一端,冷哼一声,骂道:“大黎没了北边一半疆土,他们不去保家卫国,只在这里喝酒干嚎,有个鸟用!”
此话一出,便吓得两人的阿娘冯氏赶紧捂住她的嘴巴,“要死!你小小年岁,做什么怪,可别胡说。”
又骂道:“你是个小女娘,哪里能说这种粗鄙之语!是从何学来的?”
折寰玉挺直小腰板:“军营里的叔伯们都能说鸟,我为什么不能说!”
冯氏气得拧她的肉,“都怪那些大老粗带坏了你!”
骂完了大女儿,又去看二女儿折皦玉,只见她依旧不言不语坐在角落里,低头垂眸,看着安安静静,却又少了一份生气。冯氏一阵头疼,大女儿太过于跳脱,二女儿又过于内敛,实在是愁坏了人。
她索性将两个女儿搂在怀里,殷殷教导,“你们一个十岁,一个六岁,虽不大,却该懂些道理了——咱们这回从安平来曲陵,虽然是好事,终于可以跟你们父亲等人团聚,但曲陵如今是皇都,街上掉下一块瓦,能砸中七八个官。人人都是官,咱们家这等泥腿子出身靠着一身蛮力白手起家的,又算个什么呢?便心里要有数,哪些话当说,哪些话不当说。”
她说到这里也有些烦忧,“我这张嘴巴也利害,得理不饶人的,我也要忍着些才是。”
折寰玉就笑了起来:“我脾性本是学着阿娘的,阿娘还说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