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来寻温廷安补新律课业的, 绝大部分是出身于寒门的外舍生。
雍院里的律学博士大多忙碌,毕竟外舍拢共有三十多个学斋,生员数量庞硕, 课也极多, 生员若是有课业上的困惑, 亦不好集中时间去寻博士援疑质理,而出身于贵胄朱门的簪缨子弟,家里会私下斥重金,延请较有资历的老先生来补课, 一般而言,这些老先生大多是从翰林院或是文渊阁致仕的侍讲学士,官阶虽小, 但胜在阅历博厚, 精谙大邺律法题型,也能提供诸多大有裨益的干货, 遂是跻身为高门大户竞相延请的香饽饽,愈是年迈, 愈是吃香。
寒门子弟自当是请不起侍讲学士,他们每月所能领到学廪与伙食费,只能够维持一人生计,对付课业的话, 大部分就如像杨淳一般, 倚靠坚毅自学与寒窗苦读,他们当中不少人也是连续两次落榜,两日之后的升舍试, 是最后一回以命相搏的机会,谁都不愿被驱逐出族学, 誓要釜底抽薪。
但在离升舍试还有不足两日的时日里,吕鼋突然跟众人说,会试的律论部分添了一门新律,与新律相涉的判案推鞫,是重中之重,而他们之前苦心孤诣抄诵的大邺刑统,很可能不会着重去考。
这意味着众人过去一年的刻苦,悉数成了徒劳之举,要在短短两日之内,默诵数千条新敕令,并且能引据新律去判伪诏一案,这谈何容易!
纵使官家要遴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能人贤士,也不当突下新诏,这无异于是逼着他们走入绝境。只遗憾,官家有官家的深谋远虑,圣心难揣,天旨难抗,翰林院与吏部只得依谕照办。
距离会试还不足三个月,眼下三舍苑里,怕是很多人连外舍升内舍的私试都通不过。律法是大国之公器,众人习学旧律已久,养成了惯性,对新律,却是颇感陌生,把公器送在手上,也怕是不懂如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