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婉蕴关于牛痘的知识, 却不是来自于各式各样的网文,而是因为拜读过迅哥儿的一篇散文,名为《我的种痘》。
里头详细描写了他小时候种痘的经历和对这件事情几十年来的见闻, 甚至还将这“洋痘”传入中国后如何被人抵制、又如何推广宣传的法子也写得明明白白。
拉上厚厚的床帐子, 等宫女吹了灯退出去,程婉蕴便勉强侧了身,别扭地避开腿上伤口, 伏在太子爷肩头,耳语道:“二爷近日苦读医书,又是《验方新篇》、又是《治痘汇集》……可是万岁爷让您帮着琢磨如何治痘?我有个奇思妙想, 二爷要不要听一听?”
康熙是个时髦的人,他曾在太医院设立过人痘实验室,与天花死磕了十几年,琢磨出了将得了天花的人身上痘痂研成细末,给要种痘的人由鼻孔里吸进去,再促使痘发出来的“人痘疫苗”法, 种痘人熬上个七八天、十几天,若是痊愈了, 便是“种痘”成功了。
但这个法子最大的麻烦就是不能保证用作“疫苗”的人痘是彻底灭活的, 若是还具备活性, 那种痘的人大概率是要凉的。而且,侥幸过了关,还不能保证那看似痊愈了的种痘人是否还具备传染性, 据传就有种完痘痊愈后又把家人传染个遍的例子, 他自己倒是活了, 可妻儿都被连累命丧黄泉。
所以,后来康熙又添了一条规矩, 种痘人要隔离在专门的“痘善局”中种痘,痊愈后也得待上个把月确保万全才可离开,皇族也不例外。“痘善局”这地方设在京城郊外三十里地之外,可以说是大清版本的方舱医院了。
死亡率极高、种痘过程不良反应极大,都让清廷内部还未曾大范围推广种痘,大多是选择了出宫避痘,或是祭拜痘诊娘娘的法子。
这就更加荒唐了,寄托于鬼神,也不过是绝望下的摆烂,求个心里安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