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酌第二日趁夜色朦胧出发,寻找小和尚天一的踪迹,出行前,乙尘大师曾告诉他,天一非常好认。
江知酌一身黑衣,天快亮时策马行至一处多有流民的庄户上,远远看见一个身穿灰色素衣的小和尚,的确非常好认。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和尚,圆脸,圆脑袋,圆耳朵,一双ᴊsɢ眼睛也是又大又圆,正笑呵呵的跟一村妇说话。
江知酌打马上前,并未下马,俯身对他说:“你就是小天一吧,我受你师父之命,有封信交与你。”
江知酌说着从袖口掏出一个信封,递于天一。
天一听说是师父的信,极其开心拆开,看罢信中内容,他抬头观望江知酌,“是你与我同行?”
江知酌回答道:“正是在下。”
“那我们便一同走一趟吧。师父将此事交与我,定是最信任我了。”
乙尘:倒也不是,主要是你离得近。
江知酌向天一伸手,邀他上马:“上来,我们同骑一匹。”
天一欢欢喜喜蹬上马背,坐在江知酌身前。
到底是孩子心性,天一对这个帅气又陌生的男子很是亲近,他转过头,朝江知酌嘿嘿一笑,大眼睛弯了弯“哥哥你长得真好看,”
江知酌没说什么,只看着天一轻笑了一声。
天一又自顾自的说着:“我就知道只有何师妹请得动师父出山,我觉得呀师父他就是有些偏心的,师父才认识她多久哇,我可是自……”
“什么师妹?”江知酌打断他,“你说何碗吗?”
“嗯,就是她,你认识她?”
“可她再过三个月就十九岁了,比你大得多,怎么会是你师妹?”江知酌随即想到什么,语气带了不自主的焦急,“她拜乙尘大师为师了?她出家了!?”
“师父收徒不按年岁排资,她来的晚,自然就是师妹喽。”天一歪了一下圆脑袋,又继续道“拜师也不一定非是出家人的,拜师父不是拜落烛寺住持。听师父说过,有几个师兄就已成家了呢,有一些师兄我只见过几面,有些都没有见过,他们不住在落烛寺的,也不都是咸州人。也有越州和扬州的,还有京城荆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