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习惯,随着时日的推移,郑斯澜也适应了新的生活模式。何况,非初一十五的日子,寺里没有特别忙碌,他找到合宜自身的节奏,渐渐松弛下来,还时常跑去和师父们喝茶聊天。
法妙寺规矩虽严,师父们却慈悲得很,除去打坐念经修习佛法,还自食其力辛勤劳作,从来没有端起高高在上的架子。一开始,郑斯澜见他们年纪大,道行高,不由心生敬畏,下意识地敬而远之,不敢轻易惊扰,倒是其中一位老师父,举着一只香客游玩时留下来的柠檬茶饮料空瓶,微笑着指了指瓶身包装纸上目似朗星的代言人,率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这上面的年轻人,就是你吧?”
“……是的。”
被寺中之人认出身份来,郑斯澜起先其实有点忐忑。尽管他在老家过年时曾经随母亲进庙烧香,这拜拜那拜拜,可佛教到底不是他的确切信仰,他来这里当义工,目的可谓不单纯。
幸好,真正的出家人没有什么分别之心,不因这事而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更别提对他艺人的身份置喙一字,只道一句“来了便是有缘”,当他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后来,时间一久,与旁人接触越多,郑斯澜才发现,那些义工们也并非个个纯粹一心向佛,至少,他们来法妙寺时的动机和理由,各有不同。
有的是因为在大城市工作压力实在太大,累出病来,于是毅然选择辞职,找个僻静的地方放松身心;有的是因为长年熬夜,作息不规律,且失眠多梦,想要来这调整作息,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的是为了在离佛最近的地方,寻求一份内心的安定,就如安适,他的妻子患癌去世,他由于接受不了事实,几度崩溃得想要自杀,后来有了信仰,才逐渐恢复正常,只是他那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不同意他正式出家当和尚,他便跑来山上长年当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