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123章 江山如画

字体:16+-

“绵宁废掉纲盐法, 采用票盐法?”

瞧见电脑屏幕上一行蓝色的陌生字眼,胤禟不禁疑惑的出声念叨了出来。

他们清朝采用的纲盐法正是在明朝老朱家的纲盐法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朝廷每年根据产盐区的产盐量以及各个片区的销盐量划分盐引(即:食盐销售许可证)的数量, 使用官督商销模式, 设立巡盐御史与各级盐官督查盐业, 整个盐业市场则是由固定的大盐商们掌控着的。

大盐商们手握盐引,掌控民间市场,做着垄断生意,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为了维持庞大的销盐机构,抵消向朝廷支付的高额盐税, 大盐商们对外售卖的官盐价格自然是不低的。

若是旁的食物,贵了不吃也就罢了, 偏偏盐是生活必需品,大多数贫苦老百姓们买不起官盐,只好无奈投向了便宜的私盐。

朝廷在私盐这里赚不到盐税,私盐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的,时间长了, 私盐数量泛滥成灾,官盐卖不出去,市场崩溃,纲盐制度自然而然就实行不下去了。

等老爱一家子彻底弄懂这道光朝“票盐制”的核心就是朝廷出面,用盐政改革的方式打破大盐商们的垄断生意, 以票代纲, 无论是何人,手中掌握着的资本是多还是寡, 只要根据规定到盐场中向朝廷交纳盐税、买到盐票,就能根据票据取盐, 而后将盐巴带入民间售卖到各处。

这样以来,随着中、小盐商们纷纷进入市场,相当于,原先盐业这块被大盐商们垄断的蛋糕,被朝廷切割出来的份数越来越多,民间高额的盐价也被打下来了,官盐价格低了,私盐的市场被挤压,私盐数量变少,朝廷每年能获得的盐税也就变多了。

放眼整个环节来看,朝廷、老百姓们皆获了益,唯有先前垄断市场的大盐商们倒霉了,原本富贵之极的大盐商家族各个家产缩水,从光辉走向没落,直至最终落得了个“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的凄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