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金陵城,距离秦淮河畔学府街其实不远的左相李善长府邸。
已是晚间的戌初时分。
太常卿胡惟庸被带入一处会客花厅,李善长正老神在在地把玩着一支致用斋出品的百宝嵌钢笔。
随口示意胡惟庸落座,李善长继续老神在在。
胡惟庸耐心等待了片刻,终于还是主动开口道:“说甚么送五百年国祚,到头来,不过一贪色好利之人罢了,既已是朝廷命官,还行这等商贾事,实在不成体统。”
李善长被胡惟庸打断思绪,微微皱眉,还是道:“朝圣,慎言。”
胡惟庸,字朝圣。
坐在下首的胡惟庸立刻拱手:“谢左相警醒。”
其实当然知道,今上亲自为那致用斋题写了匾额,他这里发牢骚,若是传出,岂不是对皇帝陛下不满?不过,胡惟庸当然也是确定这话不会从李善长这里传到今上耳中,才会有此一说。
这些时日坐在太常卿的冷板凳上旁观,胡惟庸能感受到,皇帝陛下对左相已经不同以往那么信任。将心比心,十余年忠心耿耿换来如此遭际,左相对今上,难道就不会有怨言?
眼看着左相失宠,若有选择,胡惟庸定会选择。
然而,胡惟庸的问题是,除了左相这根大腿,他也抱不上其他人!
胡惟庸能看出,当下最受宠的,是那远在明州的朱塬。若是能抱这条腿,那怕双方平级,都是正三品,胡惟庸也不介意放低了姿态。
毕竟一个十余岁的小少年,最高正三品的官职,却是亲手推动了单独成军的海军都督府,还将本来被皇帝陛下弃置的华高抬到了第一任海军都督的位子上,那可是从一品大员。
胡惟庸还打听到,华高之所以被推荐,很可能只是那小少年当初过道扬州时,华高主动跑去结交。
这不费分毫的小小人情,竟然获得偌大汇报,简直……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