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的萧永听此,顿时脸色一变,“嗯?此为何意?”
其中一名御史排众而出,接道:“回禀陛下,此奏折虽是王爷的署名,但却是微臣所写。”
萧永有些不悦道:“是你所写?”
御史回道:“正是!当时,我们都察院八大御史都在场,皆可作证。”
“哼!既是你所写,为何要冠以离王之名?”
“因为...王爷本是要吾等御史台弹劾颜烈为官不正,道德败坏,但...颜烈身为兵部尚书,位高权重,臣等怕他报复,不敢上书...故此,便为离王代笔,冠以他之名写了这封奏折。”
那御史微微汗颜道。
都察院,也叫御史台,下辖廷尉府,当中的八大御史也就是俗称的言官、谏官。
职责便是直言不讳地说出问题,谏言皇帝。
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大多都是清官,且不畏强权。
而如今八大御史却直言害怕颜烈报复,而不敢署名弹劾,代以离王之名,难免就有些愧色。
萧永闻言,脸色更沉,狠狠哼了一声。
有八大御史同时作证,便相当于证明这本奏折并非离王亲手所写。
而太学院正鉴别之后,却确认是离王的笔迹。
换言之,这鉴别的功夫也并不怎么样。
更无形中透露出一点,离王的笔迹可以作假。
潜台词便是:众目睽睽之下,太学院鉴别有误。御史台有人能模仿萧天云的笔迹,足以以假乱真。那么,颜烈找出来的这些通敌书信,也有可能是伪造的,便不能真正让人采纳、信服。
基于“疑点有利被告”的原则,这些通敌书信就不能作为证物。
元博暗中目视这一切,心中对萧天云颇为另眼相看。
萧天云这封奏折怕是一早就准备好,还事先找来了八大御史作证,打了颜烈和萧永一个措手不及。
这也侧面印证出,萧天云恐怕一早就知道,萧永会以颜烈的排头兵,对他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