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这是自己的主意,也是暂时不想公开的朱英的身份。
而几位尚书,听完朱元璋的对于灾荒的策略后。
刑部尚书杨靖一拍大腿,大声道:“陛下之才,臣等难以望之项背,这等奇思妙想,臣愚昧,感觉多年圣贤书白读了。”
余下几位尚书,更是奉承起来。
“以宝钞换粮食,即造福了地方,又解决了国库的问题,最主要便是解决了分化吸收了灾民。”
“不仅如此,官道,桥梁等诸多地方都得到修缮,陛下真是大才,这等妙计,可谓是一石三鸟。”
“你们只看到目前的利润,却根本体会不到陛下的良苦用心,如此一来,地方乡绅出粮,再大的灾荒,都无法损我大明根基。”
“没错,臣认为,此法应立即盛行起来,进行地方上的推广。”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朱元璋满脸笑容,喜气洋洋。
虽然这些尚书重臣都是在恭维他,可他知道,这法子可是他大孙提出来的。
所以在朱元璋的耳朵里,就是在不断告诉他,大孙果真是才华横溢。
“便这般着急,先在京师附近试行一下,若是成效不错,便立即全面实施吧。”朱元璋说道。
工部尚书沈溍躬身作揖说道:
“陛下,臣认为,此事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甚至能改变我大明原有之格局。”
“尤其是此中钱财几何,粮食几何,更是关乎天下百姓。”
“而且一旦我大明全国实施,其中人力,物力数目数额巨大。”
“因此臣建议,则单独设置一衙门,直接管理此事,包括陛下先前所言的担保粮食数目,完工期限等,都由此衙门负责。”
朱元璋所说的类似于以工代赈的承包制,实际就是属于工部管辖。
沈溍作为工部尚书,对于兴修水利,土木建筑,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