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重、点!”
“旁人有什么阴谋咱们先知道了就能提前应对不致被打个措手不及。”郑琰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打。郑家这样混官场的,还政敌一大堆,背地里扎小人的恐怕不止一两家,当然要小心。
“你是怎么琢磨的?”
“五郎的这个脾气在外头怕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咱们自己人灯下黑,没留意这个,外头人也熟了。无意间说的消息,他都记了下来。这倒是其次,难得在他能分辨真伪。消息灵通的好处不用我说,阿爹也知道。只是京里的根基的人家,消息不太好打听。倒不如多撒些人手,总拢了消息来,像五郎这样,一一剖析。”就是建立一个情报搜集、鉴别、分析的长效机制。
“还有呢?”
“单靠五郎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可这又要有天份,剖析这事儿,只好五郎跟着累一累了。敛消息却是好做的,茶楼、酒肆、教坊……人最爱闲聊,”郑琰的思路在回家的路上就理好了,当然也结合了不少看小说得来的经验,“京中的乞儿也不少,他们常蹲在高门大户后门边儿上,听到的消息怕少不了。还有游侠儿,这些人都是四处走动,消息最灵。”
郑琰说了一大堆,端起茶来喝了两大口,觉得喉咙舒服了,眼带期望地看向郑靖业。
郑靖业微笑着看着女儿,郑琰直觉他将要说的不是什么好话。果然,郑靖业道:“茶楼酒肆背后各有主人,你道京里还有多少地方能让咱们插得下手去?教坊司那里,也是归朝廷管辖的,就算能插得下手去,哪些消息有用、哪些又没用?消息要怎么递过来?一时之间要怎么联系?”
郑靖业说了许多,总结起来就是,建立一整套的情报系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按照郑琰的设想,谍报人员的培养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更重要的是:“用得上熟手的,只有军中!我要用一、两个人,于家那里就能调得来,再多了,不是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