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柽急匆匆、怒发冲冠,直抵吏部考功清吏司。一见郎中魏禧,便拍了桌子:“吾不过是预算超支、制作量器出现了点质量问题,便被评为不称职。天理何在?且连续两次不称职便降职、三次不称职便免职,太过严苛!你我同朝为官,相煎何急?”
魏禧擅长写散文,与汪琬是好友,因这层关系才能担任此要职。他的脾气是极好的,见阮柽发怒,倒也不恼,心平气和地解释:“延公(阮柽字),汝若是只超支两三成,倒不会被评为不称职,但汝超支五成,幅度太大,这才评为不称职;至于量器等官器的质量问题,可不是一两件,而是连续多批普遍性出现质量问题,汝有失于监管之责,这才被评为不称职。两次不称职降职、三次不称职免职,乃是朝廷制度,吾亦无法呢”。
“吾不服,写有《申辩书》在此!”阮柽大吼着递上了一张纸,声音发颤,恨不得生吞了魏禧。
魏禧却仍不动怒,平静地说道:“延公放心,吾一定将此书递于王天官。不过,朝廷自有体制,汝想将处罚决定收回,难矣!”
“哼!”
阮柽气冲冲离开了吏部,转身回工部,求助于自己本部主官工部尚书高鐈。
一见是他,高鐈便猜出了来意,“魏郎中是为降职的事来的吧?”
“您是知道的,下官平日里尽心尽职,预算一事向来无根,谁能说得准?至于制造的量器有误,下官虽有失查之过,但主要是那些工匠的过错。仅凭一点小事便评为不称职并降职,下官心中不服!”阮柽哭诉道。
“哎!汝这事不好办呀!若是从前,考评之事,说说情便能过关。可如今皇太子辅政,大力改革,上上下下都抓得紧。汝两次被评不称职,按例得降职,就算老夫为汝求情,也未必好使啊!”高鐈微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