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店是黄河南岸、开封以北的重要商埠,码头大、商旅多,虽不是县城,却比一般的县城更大更富,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
赵大善人设的粥厂,设在陶家店东部的一块空地上,地方很大,却被仪封、兰阳二县的流民挤得满满当当。
“要喝粥的排队咧,一人一勺,童叟无欺”,几个家奴打扮的人,挥舞着长竹竿,维持着秩序,驱使饥民往粥厂中央的几十口大锅走去。大锅前立着几名家奴,手持长勺,替饥民捞粥。粥很薄,依稀可见人影,于灾民来说,却是救命的粮食。一日两顿粥,便可以勉强吊住命。
自己带着碗的,拿碗领粥;没有碗的,粥厂配有碗,当场喝下后放下,也不洗便给下一人喝。喝完粥,饥民们便在粥厂附近躺倒休息,吃的太少,没力气动,苟延残喘而已。
“爹,儿不饿,您将儿这碗喝了吧”,朱若峰忽见一中年农夫,领到粥后不喝,非要让给白发苍苍的老父亲。
“儿呀,爹适才已喝过一碗,饱哩。汝是家里的顶梁柱,不吃东西咋行?赶紧喝”。
“爹,您身子骨不好,需要调养,不吃饱咋行?儿身子壮,待会弄点草根树皮,饿不着的”。
父子俩争执不下,最后各喝了半碗。
父慈子孝的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朱若峰,他想起了远在南京的父皇,张口吟道:“薄粥枝梧未死身,饥肠且免转车轮。从来不解周家意,养老常须祝骾人”。
一衣着光鲜的富家公子忽然出现,听他吟诗,也吟了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朱若峰不悦道:“兄台谬矣,饥民们食粥,只为活命,哪里是为了长生?”
那人倒也不恼,笑道:“阁下说的是,受教了。在下王秉贞,敢问阁下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