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太武殿内站立了不下千人。武百官,其实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事实上一个国家,武官员绝对不止这个数字,哪怕是偏居一隅之地的小国,也会拥有百成上千的官员。
魏国虽然采取州、郡、县三级分立,事实上州刺史就是州长,别驾是长史相当于现在的书亡,治中则是副州长,除了刺史、别驾、治中这三省州级官员州部级官员正三品或从三品还有十二名各职司从事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厅厅长。以兖州为例,整个兖州就拥有一名正三品州刺史、两名从三品治中、别驾,二十名正四品从事,七名正四品太守,二十一名从四品官员,五十六名县令品级由辖县人口和经济决定,由从八品至正五品不等。一州之内将有二百多名近三百名有品阶的官员。魏国仅地方官员就多达近万人。至于无品相当于后世科级、股级官员,足足数万人。
在邺城的官员虽然没有后世京官那么庞大,事实上官员数量也不少。
这些官员低眉顺眼,无人交头接耳的交谈。此时冉明坐在龙椅上突然大声说道:“日前,有人向朕提出华夷之辨,朕倒想听听诸位的看法,何谓华夏,何谓汉?”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无论在场的高官还是显贵,都能回答得上来。在这个朝代当官,首先要讲究官员的素质,这个素质自然是学识之类。对于冉明这个问题,都可以回答得上来。当然当官的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之心,他们即使不用脑袋,用膝盖想也知道冉明肯定不会不知道华夏的来历,至于“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这样字意上的解释,没有必要说出来,冉明需要的肯定不是这样的答案,说不出新意符合圣意的回答,不如不答。
整个太武殿哑雀无声,剩下的只是大臣们粗重的呼吸声。当初辩驳王简的华夷之辨已经在魏国传开,各种观点都已经开始出现,甚至有些人为了迎合王简,开始为王简造势。提出化之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