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长明更多的还是不解,定王爱护百姓虽说能博取贤名,可一路上收拢流民百姓直至南京城下已是仁至义尽,就算想安置好这些百姓也完全可以过江以后委派一个官员前来专门负责赈灾,完全没必要亲力亲为。
大明留都南京除了没有内阁其它可都是一应俱全,衙门虽多为虚设,任职官员也都称之为,吏隐,但地位可丝毫不低于北京,随便抽调几个民事官根本就是三皇子一句话的事。
三皇子没理由也没有必要为了流民百姓把南京一干重臣晾在哪里,但三皇子既然已经这么吩咐了,万长明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让亲兵按照殿下的意思过江告诉迎候的官员,今日三皇子殿下不过江了,至于原因只说殿下公主一路劳累,受不得江中风浪,过江改为明日。
万长明误会了朱慈炯的意思,他本以为朱慈炯不放心自己过了江之后,这些流民得不到妥善安置,甚至怀疑他不会将大部分流民送去南岸,所以想自己留下来等流民全部过了江之后再启程,这一来一回可不得要到明天。
朱慈炯的真实想法又岂是万长明能够轻易猜测出来的,这些流民对于其他官员来说或许是拖累,可对于他来说就是日后改变历史的原始资本,相信这一路上他的善举传拨出去以后,原本准备北上的流民会越来越多的选择南下,随着流民的越来越多,他就可以得到资本的原始积累,接下来由量变转为质变,无非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本王看过地理志似乎这长江当中有一处小岛名为江心洲,大约有两万多亩大小,不知是否确实?”
朱慈炯现代时就生活在南京,当然知道这长江中的绿洲,可三百多年后与现在是不是有所不同,那就不得而知了,故而有此一问,在他的计划中,这样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简直就是他作为安置流民,培养忠于自己势力的绝佳桥头堡,最重要的是地方足够大,安排十几万人都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