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长达六百多里,司马绥、司马泰间隔一日出发,由于先头的司马绥遇到诸葛攀的阻截,这二人汇合之后一同驻于乐城城外;
几天后,押运粮草的司马通率军赶到,三将依照军令,绕过汉中三城去取阳平关。
羊祜率领的主力大军,比先头的三将晚了十几天入谷,由于子口与子午道被魏军控制,刘璿和诸葛瑾做好了「敛兵聚谷」的部署,期待着魏军的主力前来,却还不知道此路大军即将赶到。
“太子,阳平城距离阳平关一百八十里,道路难行,魏军携带重装备去取阳平关,至少需要五天才能赶到;
黄崇和张畯二将轻装而行,沿嘉陵道去援阳平关,只需三日就能赶到。
若二将与守军配合,很容易歼灭这支魏军。然,若真将其歼灭,司马懿还会再派大军前来?”
“诸葛将军,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刘璿正色说道:“若诸葛攀和诸葛绰二将坚守不出,司马通攻关不克,虽有伤亡却不会全军覆没,他必会审时度势,向司马懿请求援兵。
黄崇和张畯二将去援阳平关,这……确实有点添乱,我应该速速将二将召回略阳。”
“太子,其实不然!”钟会指着地图说道:“太子,汉中一线的道路错综复杂,魏军并不了解;黄崇和张畯抄近道去援阳平关,这也是为阳平关的安全考虑,二将并无过错。
依弟弟看来,司马懿远在子口,他不会等到司马通求援才派出援兵,我无需顾忌太多。”
“太子,兄长说得很有道理!子午道行军速度缓慢,若是轻装速行需要半月,若大军重装入谷,这就需要二十多天,司马懿不会等到求援才派兵前来。因此,我无需考虑太多,就先拿司马通祭旗!”
刘璿仍有犹豫,钟会却笑道:“太子,就算你想召回黄崇和张畯,恐怕也来不及了:此时的魏军在金牛道之中,我军的信使,无法沿着此路去往阳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