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的四千六百多骑从武关出陕西,直奔了河南南阳府,因为对于清廷来说,关中陷落还是短时间发生的,而对于大明来说,陕西光复也时间不长,这导致的结果是,李定国麾下有大量辫子都还没有剪掉的士兵,有些索性就是曾经的甘陕绿营,这些士兵被李定国委派为了前锋,自称是陕西绿营败兵,从武关撤退下来的。
南阳府的地方官不疑有他,因为最近也有从陕西逃来的官兵,所以也就一律收纳,结果南阳知府直接送上门被砍了脑袋。
李定国顺利占领南阳府城,抢了南阳刚刚收来的夏税,然后效仿当年义军,杀贪官、豪绅,赈济贫寡,继而宣布不纳粮,然后推行剪辫易服,而且还约束军纪,立刻就得到了河南百姓的支持,军队也随之扩张,在河南很快就搞出了声势。
河南的绿营本来不少,但也是清廷的后备军,这几年不是调遣入江浙防海,就是南下湖广助战,现在陕甘清军退避潼关,河南剩余的军队也开始向西支援,李定国麾下兵马着实不少,普通绿营根本不是对手。
而考虑到当初占领汉阳之后,清军湖广总督已经调遣部分兵马驻守襄阳,防备明军沿着汉水南下,所以李定国没有南下触霉头,实际上就算没有清军驻襄阳他也不会去,他麾下都是骑兵,宽广平坦的中原是比湖广水乡更为合适的战场,而且南下湖广岂不是围魏救赵之计?他可没有帮助两广大明朝廷的心思。
因此在南阳打开局面后,李定国一门心思的往东北方向发展,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和鲁西的榆园军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搞出更大声势来。
赵铭道对于李定国是全力支持的,但他却没有料到,李定国这支兵马东进中原,不光是好处,也有很多坏处。
他在西安也是忙的脚不沾地,最重要的就是稳住陕甘地方,因为麾下精锐不多,而清军主力就在临近省份,赵铭道可不想前面和清军恶战,后面有地主武装叛乱,所以赵铭道全盘接纳了陕甘的士绅,维持旧有的秩序,只是派遣官员接管了主要城市,从胥吏到乡村,完全是原有的统治方式,只对地方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剪辫子,第二,缴纳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