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刺史府前庭,二百多名即将上任的监察官汇聚一堂,等待刘裕授课。
州府内的大小官员听说刺史大人要亲自讲课,也都好奇地在两旁的走道内张望。
不一会儿,刘裕穿着一身常服走出。
虞丘进立刻起身大喝:“起立!”
前庭所有人齐刷刷站起:“老师好!”
“都坐吧。”
刘裕说完环顾一下四周,看两旁的屋舍内各位官员探头探脑。笑着道:“想听课的都搬把椅子出来,在里面鬼鬼祟祟干嘛呢?”
刘裕话音一落,哗啦一声,一帮人就搬着椅子出现在了前庭中。
大小官员都有,连正在办公的谢晦都忍不住也搬了把椅子坐在院中。
等人群安静下来,刘裕翻开手中的笔记,清了清嗓子道:
“今天本来是给这些监察官做一下培训,主要讲的是青州官员如何运用律法,审判断案。既然大家都想听,那我就跟你们也说说。
你们之中某些人日后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地主官,所以今天这堂课,你们也要认真记下。”
“是,大人。”
下面人齐刷刷翻开自己的小本,用刺史府特制的鹅毛笔准备记录。
刘裕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历史课上老师讲过,这个人曾经上书骂皇帝,上了大名鼎鼎的《治安疏》,把嘉靖帝骂得吐血,最后吞金自尽。
他就是海瑞,字刚峰。好奇之下,刘裕细细了解过这个人,发现海瑞当初的治安疏虽然引起了很大的舆论,但是对于嘉靖朝的影响其实不大。
但是海瑞这个人对于整个华夏的法治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他就是明朝法学界的王阳明,是华夏古代法学的集大成者。
他依靠自己多年断案习惯,总结出来的《海瑞定理》也成为了古代法学的巅峰。
“对于律法的研究,我自己并没有那么深刻,但是有几条公论,需要大家坚守,它是来自一位法学先哲,名叫海瑞。”刘裕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