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乡试解元了,这么多年以来,没出现过未曾有师承的读书人成为乡试解元,只因为在官场上没有长辈照拂。
贺先生到底还是看重赵庆,嘱咐了一句:“还是要考中县试案首,这是你距离乡试解元公最近的一次。”
这一句话落下,所有人都明白贺先生的意思,一旦错过了成为泰州学派门生的机会,这辈子不可能成为府试案首和乡试解元了。
泰州学派门生看着没有叔伯长辈照顾的赵庆,当然不会有人给他讲述官场上的各种忌讳,以为他不知道。
赵庆心里却是门清得很,郑重点头:“贺先生请放心,学生一定能够拜在泰州学派的门下。”
贺先生点了点头,为了赵庆的仕途,费心费力了:“这段时间不要在家里死读书了,贺双卿愿意住在你的宅子里继续住在那里,不过你们两人要来漕水书院的后院,贺某亲自教授你们俩经学。”
姚公诧异的看了一眼贺先生,没想到最是厌烦经学的他,居然主动教授起了赵庆经学。
虽然贺先生在经学方面的成就不低,只要参加科举考试,高中一个进士没有问题,甚至有可能成为前三甲。
只可惜贺先生志不在此,考上了秀才功名不用见到官员下跪,便放弃了科举考试。
赵庆虽然不知道贺先生在经学方面的成就,不过看到他能与姚公成为挚交好友,应该也有一定的造诣。
赵庆没想到还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乐呵呵的拱手道:“学生就厚着脸皮叨扰贺先生了,不过请贺先生放心,从今天开始贺先生的酒水全都包了。”
贺先生听到这话满意了,捋了捋胡须,笑骂了一句:“你小子倒是懂事,不枉贺某破例教授你经学。别在这里杵着了,赶紧回去给贺双卿说一声,她会告诉你准备哪些经史子集。”
能不能考中县试案首,是赵庆改变自身命运的开端,也是他能否迎娶李清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