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马车在高低不平的大路上颠簸着,尘土卷起,久久弥漫半空,像一条疲惫的黄龙。
车上坐着德国探险队代理队长柯勒,旁边是助手巴泰。
两人面带倦容,眼睛却如同黑洞洞的炮口,严密地瞄准着路旁远处或近处的古城、古墙、古坟滩,发现有价值目标,就毫不迟疑把内心的欲望发射出去。
这是德国派遣的第二次中亚远征队。格威第一次考察结束后,上层人士成立委员会,专门指导如何对西域古代遗址进行更大规模考察,德皇威廉二世以个人名义捐助一笔巨额经费。这次考察,由于格威体弱多病,短期内无法前往条件艰苦的沙漠作业。而中亚考古竞争日益激烈,德国不能落在后面,委员会决定选择柯勒担任代理队长,率领探险队先遣中亚腹地。
柯勒是一位柏林富商的儿子。其父出于继承家业考虑,送他到伦敦、美国接受商业管理训练,兼学医学。欧洲大学生热衷于读辜鸿铭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英文、德文著作,与许多欧洲上层人士一样,柯勒开始漫不经心,紧接着被迷住,最后被折服:他原以为中国人是被世界淘汰的大烟鬼,没想到他们的祖先竟然创造出那么灿烂的文化!在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将这个桀骜不驯的日耳曼青年彻底俘虏,同时,欧洲探险家、东方学家往往因为在东方地理、文化方面的发现而成为一颗颗闪亮明星,引人瞩目。他决定要借助东方绚丽多彩的文明编织事业桂冠。父亲去世后,他卖掉家业,进入柏林大学东方语言学校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和梵语。1902年,格威满载而归接受德国人赞誉时,柯勒却不屑一顾,因为那些数量可怜的文物放在宽敞的柏林民俗博物馆里显得太寒碜,远不能与斯坦因所获同日而语。之所以这样,他认为归罪于畏缩怯懦、胆小如鼠的格威。既然进入中亚,就要珍惜机会,像野猪一样把所有古址翻透,拱遍,像狮子一样张开血盆大口,吞并一切,这样才能让柏林民俗博物馆光芒四射。